logo
Home 世界杯各组积分 临猗铁匠营汉墓设阙 在晋南地区实属罕见

临猗铁匠营汉墓设阙 在晋南地区实属罕见

  • 2025-05-23 11:17:26

本报讯(记者 梁耀华)常见于地面建筑的阙,却出现在墓葬宅第化本就不发达的晋南地区。5月30日晚,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的相关考古资料认为“实属罕见”。

2016年3-8月,为配合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山西段)建设工程,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运城市考古队在铁路途径临猗县铁匠营村路段联合发掘了一批汉代墓葬。汉墓群位于铁匠营村西,东邻呼北高速公路,其中M14、M15两座墓葬较为典型。

M14、M15墓葬位于发掘区域的东北部,并穴排列,均为条砖砌筑。前者居西,后者居东,均为南北向带墓道砖室墓。

这两座墓葬,M14具有代表性。该墓墓室包括墓门、甬道、主室三部分。甬道东、西两壁为对称砖雕建筑结构,下为方形立柱,上承栌斗,斗上左右出横栱,属“一斗三升”式,但中间仅有散斗,横栱散斗上又各支撑一件小的“一斗三升”,整体为重栱。斗栱上承檐枋,再上为三间“窗阁”,凹面装饰斜方格纹、凸棱纹、菱形纹,西壁再往上残留有檐椽滴水。

M14甬道东壁砖雕建筑结构

由于M14、M15并穴分布,出土遗物面貌一致,表明二墓年代相近,墓主可能属于同一家族成员。尽管墓内未见明确纪年资料,考古工作者仅从墓葬及随葬遗物形制、风格特征,推断出M14、M15处于东汉中晚期,以晚期可能性最大。

在M14中,以立柱、斗栱、窗阁为主体的砖雕建筑正处于墓室入口通道左右。考古工作者推测,这可能是模拟当时地面建筑入口两侧的高台建筑——阙。阙在先秦即已出现。《古今注·都邑》记载:“阙,观也。古每门树两观于其前,所以标表宫门也。其上可居,登之则可远观,故谓之观。”

阙兼具指示、防卫、礼仪等多重功能,早期多用于城门、宫室、宗庙、陵寝等高等级大型建筑,至汉代则应用更加广泛。官僚贵族的宅第、墓前也开始设阙,尤其东汉非常普遍。目前,在山东、四川、河南等地,留存下来的汉阙数量较多,如山东武氏祠墓阙、四川渠县六阙等。

作为地面建筑而存在的阙,虽然在“视死如生”观念浓烈的汉代经常用在墓内模型明器以及画像石墓、画像砖墓、壁画墓的图像之中,但在墓内设阙的实例较少,尤其在墓葬宅第化本就不发达的晋南地区实属罕见。考古工作者认为,这种现象应是墓主或造墓者丧葬观念、墓葬装饰的个性化反映。

Previous Post
咖喱土豆的做法
Copyright © 2088 cctv5在线直播世界杯_世界杯世界 - qw-c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